什么是觉与悟???

访客访客 启迪有感 2024-03-08 164 0

觉,感觉,通过感觉器官从事物那里收集到信息.
悟,思考,大脑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结论.

同样的信息源,不同的人收集的信息量大小不同,信息侧重的方面也不同,这与环境、人的感觉器官的差异、人的习惯等等有关,也跟人收集信息时所带的目的有关.
信息源对每个人是公平的,人的感觉器官的差异性会造成收集到的信息的本质的差异性,例如色盲.
除去环境的影响和人的感觉器官的差异性,人收集到的信息只有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差异,而且收集到的信息侧重的方面不同.
人在收集信息时会过滤掉大量信息,这是人的局限性.比如看完一个电影片段,有的人记住了所有对白、有人记住了出场的人数、有人注意到了切换镜头角度时不合逻辑的地方、有的人注意到某个很难发觉的细节…,由于观察力不同有的人可以收集较多或者较深的信息,但是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象电脑那样将看到的录下来,需要什么信息时随时可以重放.
人收集到的信息也会随时间流逝,甚至变质.

对收集到的相同的信息,不同的人会悟出不同的结论,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例如不同的人看到同一句话,有人认为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有人觉得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有人认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这是因为大脑在做出结论时会受到人的以往的经验和经历的影响,而没有人的经历是完全相同的.
人的经验也就是人对以往收集到的信息做出的结论,人的经验和经历造就了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会以信息的形式存在人脑中,当收集到更多外部信息时人会结合以往的信息和结论,可能会得到新的结论.

当人开始有意识时,他在收集信息时会下意识地收集能巩固他以往的结论的信息,这种意识会随人的结论的丰富而逐渐强烈,这也就成了一种个人观察习惯,这会影响他的觉.所以撇开基因不谈,真正影响我们一生的可能是我们还没有主动意识没有记忆时周围给我们的信息.当这些结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世界观、价值观等已基本成型,这时候以往的结论不只是影响觉,也会影响悟,也就是形成个人的思想基础或者说一种个人思维习惯,而这种习惯是很难再改变的,因为这是自己给自己挖的陷阱(非贬义,在此为中性词).比如”狼孩”,虽然相比较而言他的意识发展程度远不及我们,但是”我是狼”的思维习惯在他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他给自己挖的陷阱跟我们给自己挖的陷阱一样深!
可是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给自己挖的陷阱是什么,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有一天你觉得你大彻大悟了,其实你只是换了个陷阱,或者你只是将原来的陷阱挖得更深了些。
人需要这样一个陷阱,否则他会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也许活着的意义就是挖一个陷阱,挖得深些再深些。换一个陷阱需要莫大的决心,而频繁地换陷阱只会耗尽你的心力,只到你无心再挖,此时你已然是一具行尸走肉。

于丹教授说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我觉得恰好相反,悟是一个瞬间,而悟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觉.可能我说的悟就是她说的觉,而她说的悟是纵观一个人一生所悟.

觉悟,我觉得可以理解成世界观.从某种程度上讲,觉悟有高低之分,那是因为见识和阅历不一样.这种高低之分就象太阳的觉悟比地球高,地球的觉悟比人高,人的觉悟比青蛙高一样,没有什么比较的意义,因为你是太阳还是地球还是青蛙不过是个几率问题,而这个几率是相同的,太阳永远无法了解地球的感受,螃蟹觉得人竖着走路是多么可笑,任何人都是井底之蛙,你我都不例外.

觉悟,最初来自佛家.我对佛家的理解:人生皆苦,苦皆有因,因从欲来,无欲则刚.可以这样理解,你的欲越少,你就会越快乐,你的觉悟就越高,想要成佛,先要无欲.可是这”要无欲”本身不就是一种欲吗?”要吃斋”不是一种欲么?如果真的无欲了,那和一具木乃伊有差别么?我不否认那些得道高僧的存在,我猜他们不是无欲,只是对大部分事情都不在乎.我相信这世界是守恒的,一个人对很多事情不在乎,一定会对某些事情特别在乎;你有觉得时间过得太快的时候就一定有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的时候;当你遇到生命中的最爱,你感觉时间停止了,可一旦时间继续,它会走得特别快以弥补那点停顿。
他们在乎的这些事情不需要物质的参与,于是他们”无欲”了,觉悟了,更容易满足了.其实要做到这种”觉悟”,何需入佛,道家、儒家皆可,只要你真有足够的这种”觉”,引出悟的引子在繁华都市你一样可以找到.
我们大可不必羡慕这种觉悟,因为我们没必要往别人的陷阱里挤.

认识你自己是觉悟的开始!

生而觉,觉而悟,悟而不觉,不觉而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评论已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