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态度的故事

访客访客 启迪学习 2023-12-12 201 0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求几篇关于学习的心里小故事

故事1 十分钟

听中学的一位老师弹《致爱丽丝》,在空旷的琴房里,那感觉很妙,音质之纯美是家中那套音响根本不能演绎出来的。
很羡慕,问她,如果我能这样熟悉地演奏这首《致爱丽丝》需要多长时间?她微笑着说:“10分钟。”我说你开玩笑吧。她说不,是真的,不过我说的是每天10分钟。
她是一位语文老师,还是3年前练的琴,那架钢琴是一家私人企业捐赠的,一直放在琴房里。学校曾来过一个音乐教师,不过嫌学校待遇低,走了。于是,她便成了这架钢琴的主人,每次课间10分钟,她就猫到琴房里练练,从最初的音阶开始。不过,她只有10分钟,10分钟之后,上课铃声响,她就得停止。
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练琴时每天坚持4个小时。她的老师知道后,对他说:“你不能这样练,马上停止。因为长大以后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练琴,你应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练,即使几分钟也行。”他听从了老师的劝告,把练钢琴的时间分解到各个时间段。其它时间他用来写日记、培植标本、到草地上踢足球,而这一切,并没影响他的琴艺。
这个美国小男孩后来成为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极其出色的钢琴家,他之所以在各个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原因在于他能分解自己的爱好到每天的时间中,他即使只有5分钟的空闲也会利用起来,写几句诗,弹一首曲子。
几分钟的时间并不长,但如果能利用它并能成为一种习惯,这些短短的时间就有可能成就一个人,因为再大的事业和成就所需要的数年和数十年的时间都是由短短的几分钟累加起来的。当然这些应该是毫不拖延并加以充分利用的几分钟。

故事2:有难度,才有高度
上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芝加哥,有一名无业游民叫巴比克。一次搬家时,不慎将祖传的一只中国瓷器打碎了。这是只价值很高的古玩,巴比克捧着那些碎片,心疼得不得了,总不甘心白白扔掉。好在他心灵手巧,当即将碎片重新收拾进行粘合,接下来他发现瓷器还能将就着用,美中不足的是裂缝还是能够用肉眼看得出来,而且粘合得也不很牢固。巴比克不甘心,他决心找到一种更好的粘合剂来解决这些问题。
巴比克跑遍了整个市场,但结果令他失望。他决定自己动手,从传统的树胶、角胶、蛋清入手,先后试用了近百种胶液,进行了上千次试验,花费了3年多的时间,最后他成功地将那只打碎的瓷器粘合到满意的程度,不仅用肉眼无法分辨,而且粘合得相当牢固,跟烧出来的不相上下。因为掌握了这手绝活,五年之后,由巴比克执牛耳的BBK粘合剂公司已是芝加哥最有影响力的大公司之一。
每一项伟大的发明诞生之前,都有着貌似高不可攀的难度。这时候,有志之士往往选择迎难而上。这个迎难而上的过程,就像爬山,尽管高处不胜寒,但惟其有难度,才成就了高度;只有站到某一种高度的人,才有机会看到生命里更美的风景。

故事3:赢在数学力

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人到宠物商店买鸟,先挑了只美丽又会唱歌的,老板要价5000元,之后客人改选颜色较差的鹦鹉,老板却要价1万,因为它会讲5种语言,客人因而改要一只看起来最不起眼的鸟,这回老板竟要价5万元,客人质疑,老板回答:因为它会思考。这个故事说明:思考能力重于一切。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好家世、好文凭都不能成为你的骄傲,唯有不断思考、创新才能缔造新局面,至于磨练思考能力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数学。

故事4:换一个角度试试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这个工人的一位朋友劝解他说:“把问题变换一种思路看看,说不定能从错误中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一句不经意的话,有如一线火花。不久,他惊异地发现,这批废纸的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很快吸干手稿墨迹和家具上的水分。
于是,他从老板那里将所有废纸买下来,再切成小块,换上包装,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竟然十分抢手。后来,他申请了专利,并组织了大批量生产,结果发了大财。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甚至通常还会走入死胡同。这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想一想,或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故事5:反过来想想

一位叫德瑞克的美国人,发现了从石油中可以分离出代替鲸油的煤油。在当时,这肯定是一个发财的好点子。但他面临着一个头痛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将地底下的石油采集上来。为此事而烦的德瑞克先生,有一天突然听到了附近的一个农户正在抱怨:他打的水井总是渗入了讨厌的石油,弄得水井无法使用。在这一瞬间,德瑞克先生脑袋一转:这不正是一个绝妙的好方法!只要用打水井的方法,在地下钻一个井,不就可以像抽水一般,抽取石油吗?
但欣喜若狂的他将这个设想说出来之后,却引来了一片嘲笑声。在当时人们的眼里,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没有被嘲笑声吓倒的德瑞克先生,决定在宾州的土地上开挖世界上第一口钻井。
他成功了。钻井里涌出了源源不绝的石油。直至今天,全世界都还在使用着他想出来的钻井方法。
对于农民来说,水井里涌入石油,确实是一件讨厌的事情;但对于德瑞克来说,却正是解决难题的良方。
成功与失败,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相对而言的。只要你愿意反过来想一下,就完全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与失败中,找寻到自己成功的途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评论已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