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中生活大家有什么感言?

访客访客 启迪生活 2024-06-13 84 0

现在大一了,今年高考的几天特别我怀念属于我的高考,想起了一起为高考,为梦想奋斗的日子,那些日子仍然历历在目,真的很想很想再次回到那个时候,但也感觉自己很傻,因为那时我们很多同学都希望高三快过,高考快点完,现在却这么怀念,也许这就是人生吧,小孩子的时候渴望长大,等老的时候怀念以前,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珍惜今天,让人生无悔。

第一天进入高中生活的感想咋写?

写 对未来的计划 对新环境的感受 基本按照这2个方面写就可以了 其实很简单的不用想太多写真实感受就可以了

谁给我写一份高中三年的总结.

读这篇文章,大家不会得到针对某一科的深刻的见解和很管用的学习方法。我所要讲的就是高中三年的一点体会,拿来和大家分享。
好久没有想过那些功课了,很奇怪,仅仅放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似乎不应该如同间隔了一个世纪那样陌生。 现在这样回想,只是想抒发点情感,只是想在平淡的生活中出点彩,可是,对于那时而言,是完全不同的(我总是喜欢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无论那个对方是另一个人,还是另一个时间的我)。


先说说数学吧,毕竟是班主任的课,又可以算作自己的弱项,所以不敢怠慢。高一的时候,确实没为数学发过愁,不是因为数学学得好,只是那时候数学很简单,大家水平有差别也看不出来。而且,我那时还不太在乎学习(嗯,这话我说了很多遍了)。高二之后,随着每周数学两节连堂考试及周练习的数学成绩一次次令我无地自容以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数学真的是一塌糊涂。然后就发奋啊,学习啊,其实我所谓的发奋并非仅仅是时间的投入,当然时间还是少不了要多加一点,但是最多的还是把以前不认真的态度改了过来,用更多的精力来学习而不是时间,换言之,就是多用脑……


再说说语文吧。我讨厌那些左右不定的东西,语文就是一项,但是我喜欢文学,在我眼里,语文远小于文学的范围和内涵。我不喜欢改语病题,不喜欢做文言文的最后一题,不喜欢做大阅读,不喜欢中学生的考场作文(包括我自己的在内)。当然这些都是我做不好的题,所以有的人会说我是做不好才自欺欺人的不喜欢,但是我要说其实反过来了,应该是不喜欢才做不好,一件事如果我喜欢我就会努力的去做,而且相信一定能做好。(喜欢语文的同学这里可以保留意见,我只是发发牢骚)我想大家一定深有感触,有时候做题我既用了严密的逻辑思维又用了神秘的抽象思维(我的抽象思维还是很发达的),从两方面确保我的答案是准确的,还是会被扣分。老师不讲理啊,或者说很无奈啊,告诉我们出题人水平不够,告诉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题要按照出题人的意思去做答,告诉我们其实他觉得我们做的也有道理,但是分数还是照样要扣。世道啊,如果那些招生的笨蛋不看分数也行,可事实不是,所以我只好用我那一套戒骄戒躁的理论来安慰自己。可是一次又一次,神也挺不住啊。挺不住也挺过来了,终于到了末了还得过几次“高分”,而且被有些很谦虚的同学说成是“高手”。美了吧,高手又怎么样,高考语文才得110分,比最高分差20多分,还没有某个实验班的平均分高。其实我对于那个最高分并没有觉得高不可攀,只是事实摆在眼前,高考只认分数,让人不得不装出很佩服的样子,比如“哇!好厉害!!!”


英语。说实话我其实并没有安下心来学过英语。也许这是因为我所谓的“安下心来”跟真正的“安下心来”不是一个概念吧。我总觉得,英语是一项逐渐熟练的技术,必须花很多时间来重复和应用。而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每一次我想重复,都只是短时间的。我承认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这里所谓的方法,是指学习词汇,词法,语法的方法,而不是做阅读,完形的方法)。我觉得什么方法讲座啊,只是引了一个路子,提了个开头而已,真正要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是需要在学习中不断的去尝试和实践。我是实践了,没实践出来,虽然最后偶尔做套题避开了我的词汇和语法的弱项而得了高分,但是还是不行。高考119分,这分数倒挺特别的。


理综啊,可以说是俺的强项,这次高考就靠它了。但是分开来当三科讲,还是让人很上火。物理应该说比较擅长,因为我的思维比较适合学物理,但是由于自己开始不仔细的毛病,老是算错数,所以有时候也挺打击人的。所以我说做题时一定要把心放下,一切其他的事情都不要想,只是把眼睛仅仅盯住你要做的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而且做的时候还要时常想想自己是不是有那个地方忘记考虑了,这就是爽哥经常说的“反思”(啊,我真是得了真传)。化学,其实化学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不过改成理综之后,里面的化学题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在理综里面,还是一直顺手的做了下去。但是高考可不一定啊,我们这届的样题,我觉得化学就很难;高考题嘛,虽然也并不简单,但反正是都做了,做成什么样我就不知道了,应该不会差了,根据我的理综总分数来看。生物,啊,从头到尾都比较爱学啊,我就是觉得好学,也并不是有兴趣,唯一的兴趣就是觉得容易学。虽然由于体检的原因不能学生物方面的专业,但也并不遗憾,因为自己本来就不喜欢。每次考完理综,我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一塌糊涂,觉得自己后面的没有时间了匆匆做完的题肯定全部错掉,但是卷子发下来分数还是相对可以的。为什么呢?也许因为我这个人总是追求完美,这题嘛,一定要做的一路顺风毫不匆忙才叫做得好。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想一想还是题难一点对自己有利,而且如果平日训练的题都做的“感觉很好”,那做这套题还有什么意义?我们最终的目标是高考那几个分,所以平日里得的分低也许并不是坏事。而正式由于我“毫不匆忙才算好”的倾向,所以一开始做理综的时候每次都是慢腾腾的,终于结果很烂的时候我才知道要果断。要改变自己来适应理综,主动总是比被动要好,而前提是,你必须知道自己缺什么。高考前自由复习全部在看书,我还自己找个时间(和老师请假)做了一套题,并没有什么知识上的效果,只是让自己心理上略胜一筹吧。


至于基本能力,跟着老师走就行了,因为你也找不出比他们更高明的方法来学习基本能力。还要记得,不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好,因为这样的心理会闭塞你的创造力和活力。


其实我还是可以“安心”的,或者说“知足”。虽然高考发挥不是太好,但是努力之后的不好=不努力之后的最好,这还不够“知足”吗,这还不足以说明我努力了吗?大家都在说“高考不代表什么”,我嘴上虽然说赞同啊,同感啊,可还是觉得放心不下。不放心什么?平日考试应该的高分的人得了高分,我并不觉得怎样(这话前面说来),因为我觉得我也可以得高分而他也有得低分的时候,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但是就的高分的频率来说,我还是把自己划分在低频率一列里面。我心里隐隐的相信,高考虽然有波动,还是要那些高频率的人占据前列,毕竟大家都在努力。而高考也就是这么准确,我不得不说,也许高考真的还能够代表一点什么……


说了那么多,好像我很在乎分数似的。是,我在乎分数,但并不是看得太重。我始终相信,做人要善良,要真诚,不做作,我总觉得这跟分数有某种对应,虽然不是必然的对应。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健全的人,一定会思考,一定有较高的理想,那么你就会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而那些做人做的不好的,即使因为其他因素促使学习比较努力,也终究被人瞧不起。


永远不要把做人放在第二位,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评论已闭